2022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也是琼台师范学院迎接2023年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建设的关键性一年。结合省教育系统“能力提升建设年”工作部署,在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将重点抓好以下十方面工作,推进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出现格局性变化:管理严起来、学生忙起来、课业难起来、教师强起来、质量高起来。
一、开好学校首届本科教育教学大会。通过学习党的相关教育方针政策、高校本科教育系列文件等,提升我校本科办学办院的认识。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形成办学办院理念;立足学校办学定位,结合人培方案的优化,围绕学生培养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探讨专业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切实推动我校本科教育教学领导管、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转变,进一步增强学院办院育人主体作用、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
二、对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查漏补缺。配合评估中心工作,全面查缺补漏。教务处重点负责各类教学管理制度的废、改、立等;各类评估材料的梳理、实验室建设、教学场地资源建设等。
三、发挥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育人主体作用。明确学院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职责,扩大学院办学主动权,激发学院办院的主动性、能动性。
1.优化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研制出台《琼台师范学院本科教学管理责任制》实施细则。
2.强化教学经费年度预算和执行力度。以年度财务预算,推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谋划,主动作为,解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强化经费投入后的产出效益。
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营造教师热爱讲台、重视教学的氛围,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以教师的敬业精神,点亮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向上向善的灵魂。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制出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金课培育、同步课堂教学等工作。
2.开展好名师工作室和教学团队建设。奖励引导,潜心育人。组织开展名师工作室及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发挥名师及优秀教学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
3.组织好各类教学竞赛。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党员教师教学比赛、多媒体课件竞赛等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内动力。
1.推进考试工作改革。一是改革学生考试成绩评定形式和内容,强化学生过程性学习。二是做好各级各类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认真落实考前各项工作部署,召开“三会”即考试工作布置会、学生诚信考试动员会、考务培训会,确保考试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严格执行学校考试管理相关规定,根据《琼台师范学院课程考核材料建档工作规范》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课程考核档案的建设。
2.着力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研制《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方案》。推进“三字一画”实训中心建设。推进师范生“三字一画”基本功技能训练、比赛与考核工作常态化。扎实落实实习总结“六个一”工作。
3.扎实推进卓越教师奎星班试点项目。研制《琼台师范学院“魁星班”管理办法》。重点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创新、配套运行管理制度和专项扶持政策出台、教学质量跟踪研究、新增试点专业遴选等工作。
4.推进校际联合培养大学生工作。根据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学生联合培养协议文件(框架),提前启动学籍管理相关制度文件的制定与修订工作,确保联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六、着力推进专业建设。
1.制定“十四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2.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人培方案修订。优化通识课程体系(重点突出学生教育理论学习、教学信息化能力培养等相关课程打造)、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本科教育培养体系。
3.培育建设3-5个校级重点专业。加强专业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为申报省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着力推进课程建设。
1.扎实开展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组织开展有质量的理论课程(含课内实验实训)、独立开设的实验(实训)课程以及实习(见习)课程等各类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
2.推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立项建设一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做好前两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管理及检查等工作。
3.申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开展第三批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立项工作,推动前两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程,完成有关课程的视频拍摄工作。
4.组织开展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工作。推动项目建设进程,做好前面两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检查及验收等工作,汇编优秀案例集,继续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活动。
5.组织开展“双语教学”特色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6.组织开展通识教育类选修课程建设立项工作。构建具有海南及琼台特色的课程体系。
八、着力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应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大力推进校级SPOC资源建设,依托线上教学平台推进MOOC、SPOC应用。
2.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完成教务系统与第二课堂、学工、体质测试等系统对接,实现2022届毕业生资格审查系统一键式操作;修订教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流程,完成流程图和手册编写;构建基于OA办公系统和教务系统的教学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对教务运行管理和学籍管理有关事项审批全流程网络化,材料建档电子化。
3.加快推进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信息化流程设计,通过学校的OA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学籍管理(休学、转学、转专业、复学、退学、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学籍等)全事项、全流程信息化,力争师生“不跑路”或“最多跑一趟”。
4.推进实习管理信息化管理,优化实习组织模式。对当前我校师范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解决我校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推进毕业论文(设计)信息化管理。引入毕业论文(设计)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规范论文格式,动态掌握重复率。
九、着力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建设。
1.组织开展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
2.组织有关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及建设工作。
3.琼台讲坛品牌化建设。制定琼台讲坛实施方案,及时发布信息公告,做好琼台讲坛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4.扎实推进服务海南“阳光快乐”教育。完成2022年目标,遴选推出一批体现学校办学优势与特色,广受小学、家长和社会欢迎的服务项目,选取 4-8 所基地学校开展试点合作。
十、着力加强教务部门内部建设。统筹学习型党支部与部门作风、业务能力建设。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业务学习、制度学习、其它素质提升学习,全面打造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