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首页 教学动态 正文

    【党史学习】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

    2021-06-17 08: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一思想,秉持人民至上、彰显历史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战略思维、发扬斗争精神,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

       这一思想秉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辩证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至上,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体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是在人民中成长起来的、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民领袖。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他对人民的深情告白和铿锵普言。

    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无论是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还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都对人民利益尽心尽责,对百姓冷暖念兹在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的科学理论,实质上就是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充分展现了以百姓心为心的真挚情怀和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博大境界。

       这一思想彰显历史自觉,深刻洞察把握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坚持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注重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贯通中把握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联系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联系中国近代以来180多年奋斗史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联系100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来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展现了思接干载、视通万里的政治眼界和历史思维。对此,有西方媒体评论说西方领导人只考虑眼前一两年,最长不过5年,而中国领导人的维度是50年、100年,甚至200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历史规律、判断历史大势、引领历史潮流,蕴含着对强党之路、强国之路、复兴之路的深刻认识,彰显了深邃的历史观照、深厚的历史情怀、强烈的历史担当。

       这一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中国现实,贯彻知行合一,坚持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世界统于物质, 认识来源于实践。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牢把握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持调查研究,既把实事弄清楚,又把求是搞透彻。为了编制十四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企业家、经济科会领域专家、科学家、基层代表、党外人士等七场座谈会,发扬民主、开门问策,当面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到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这一系列重大论断、重要思想的提出,无不来自对实事清醒而全面的认识,对求是坚定而执着的追求。实事求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凸显了这一思想是实践的理论、实干的理论、行动的理论。

       这一思想突出问题导向,在直面矛盾、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不断推进发展,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下,我们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涉险滩、破坚冰,持之以恒纠四风、刮骨疗毒反腐败,啃下贫中之贫硬骨头 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都是聚焦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充分彰显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推进事业发展的高超领导艺术和执政本领,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唯物辩证的鲜亮底色。

       这一思想强化战略思维,立足全局洞察时代大势,着眼长远应对世界变局,坚持全局和局部的辩证统一。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深入把握事物的整体和全局,更好推动各方面工作。从总体上看清形势、看准问题,好比登高望远,自然一览众山小,也就能掌握战略制高点和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宏大战略思维系统谋划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为中国号巨轮指明了正确的进方向。这种战略思维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面面。比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牵住了实现新时代历史性查革的牛鼻子”;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为解决当令人类向题提供了可行方案,而且占据了道义制高点。战略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远瞩、运筹帷幄的远见卓识。

       这一思想发扬斗争精神,指导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坚持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同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质属性,斗争性是矛盾的重要方面,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时刻保持管醒,不断振奋精神,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团结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正因为我们坚持斗争,才能在中美经贸摩擦中稳扎稳打、积极应对,才能在处置暴力乱港事件中果断有力、一击制敌,才能在百年一遇的大疫情中艰难扭转危局、率先冲出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斗争精神,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和革命性特征,为党领导人民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提供了强大动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党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了光辉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全面准确领会其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又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其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彩华章。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 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