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陈芯妍同志、支委委员林紫荆同志、彭鑫慧同志以及学生党员一起前往施茶村开展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施茶村开展五星党建经验,研讨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产业。一行人在学习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党建+产业”模式这一脱贫形式也有了新的认识。

在施茶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了施茶村的历史由来、发展理念以及近些年来的发展情况。
据《琼山县志》记载,“明代成化5年(1469年), 丘濬回乡,在石山连接府城与澄迈一带的官道中点,设茶亭施茶路人,顾名思义‘施茶亭’,施茶村因此而得名。”在施茶村党群服务中心,我们可以看到重建的昔日施茶亭。
进入大厅,一面荣誉墙展现了施茶村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产业取得的优异成绩。


在施茶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了施茶村的历史由来、发展理念以及近些年来的发展情况。
据《琼山县志》记载,“明代成化5年(1469年), 丘濬回乡,在石山连接府城与澄迈一带的官道中点,设茶亭施茶路人,顾名思义‘施茶亭’,施茶村因此而得名。”在施茶村党群服务中心,我们可以看到重建的昔日施茶亭。
进入大厅,一面荣誉墙展现了施茶村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产业取得的优异成绩。


在这里,新发展的预备党员6人,在彭鑫慧同志的领誓下,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随后一行人参观了火山石斛园。施茶村委会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建成了 200 亩石斛原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发展石斛原生态种植等林下经济,让“石头缝里长金子”的稀罕事变成现实,改变过去当地群众“守着青山过着穷日子”的窘境。石山镇对于发展火山石斛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处在火山脚下多玄武岩导致该地区储水能力差,旧时只能依靠雨水供给生活用水,这恰恰给了石斛生长条件,多孔隙的玄武岩为石斛生长提供了疏松的土壤环境,郁郁葱葱的树林则为石斛生长提供了阴凉的生长环境。一路上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种植园中为小动物种植了木瓜树供其食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忘生态环境建设。


本次党日活动,党员们深刻领会到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绩。学生党员表示将把这份感动与力量带回岗位,以更昂扬的斗志、更笃定的信念,投身于更广袤的乡村振兴事业,持续为党的伟大事业拼搏,让党建光芒耀前路,为中国梦筑牢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