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2023学术年会暨投身
教育强国建设、助力国际教育创新研讨会在海口举行
(外国语学院 东方惠子供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构建更加优质、均衡、可持续的外语教育生态,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强全方位人才培养,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2023学术年会暨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助力国际教育创新研讨会于2023年12月2日在澄迈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海南外国语学校隆重举行。我院由马玉蓉院长、林勇副院长、毛燕副院长带队,近三十名教师参与了此次会议。琼台师范学院刘湘洪校长出席了此次会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丁浩和海南省教育研培训院党总支书记李洪山主持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翟博、海南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李湖、澄迈县委书记尹丽波、联合国教科文卫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首先致辞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王芳社长在宣读“名师优课”获奖名单)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指出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着力培养“三有”型复合人才,创新培养关键领域紧缺人才,始终把爱国情怀作为外语人才培养的首要素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在发表讲话)
教育部基础司司长田祖荫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四新”:新变化、新挑战、新需求、新期盼,又为我们基础教育更好的发展指出了四个重要的方向:“高、深、远、识”,并为全国基础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方向。
(田祖荫司长在进行基础教育相关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根据优化教育生态提出三点内容: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激发人的精神力量、建构人的生存方式。以高等教育推动基础教育的生态建设、以全新的教育生态来落实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如何把金三角结构的高等教育适度地优质结构化,有利于构建基础教育的优质生态。
(孟繁华教授进行优化生态教育、激发教育活力演讲)
2日下午,外研社副社长王勇主持了分论坛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外语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的会议。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德明指出应该以两个大局的英语学科为起点,引导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人生发展质量观,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国际理解和全球胜任力,使学生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梅德明教授在发表新时代背景下英语课程建设提纲)
随后,海南比勒菲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中方校长关乃佳出席并介绍了该校的场地、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现存的问题。
樊波、李秀芳和周晓洁老师分别对小学、高中和中小学的教学方法、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其中樊波老师还针对英语课堂戏剧教学给予了肯定,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和方法。随着三位名师的深入探讨,她们对待教学的热情瞬间温暖了整个会场。
最后,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员杨柳博士针对当前外语教育和全球胜任力培养提出了自己宝贵的看法,她认为外语教学需要面向未来、以素养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注重本土文化,理解文化差异,站稳文化立场,着力培养全球胜任力的外语教学。
(杨柳博士在进行演讲)
此次会议综合介绍了国际教育的前沿理论,国际人才胜任力的要求以及目前国内英语教育新进展、新方法,对我院教师准确把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和路径有重要指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