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7日,2019年全国学科•英语整合教学研讨会及高级研修班暨学科•英语整合课程优质课展示活动在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举行。本次大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为更好地推进院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外国语学院派郑小霞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和研修班。
3λ专家讲座,聚焦核心素养和课程建设
学科·英语整合课程目标与评价
国际知名教育专家,英国爱丁堡大学教师教育讲师,外研社和麦克米伦出版集团合编的Light Up Science课程教材主编,“学科•英语整合学习研究课题”顾问Bob Kibble
Bob Kibble就“学科·英语整合课程整合目标与评价方式”进行了一场专题讲座,教学经验丰富的Bob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灵活多变而切实有效的方法在短时间内进行了一场信息量极大的讲座报告,让与会老师们受益匪浅。“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在谈到课程目标的设置中,Bob表示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简单描述(description)事物的语言能力,还应教会学生解释(explanation)事实的语言能力。Bob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排序任务请与会教师来识别学生认知的发展顺序,使与会教师更直观地理解Light Up Science课程设计的理念:从了解简单的科学事实、科学现象及特征到掌握简单的科学概念和规律再到学习更复杂的概念和原理。
在谈到教学生成和教学评价,Bob提到“All the time, I’m listening for evidence”。他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思想发生了什ô变化?教学是否可以进入到下一阶段,如果还不行,是什ô阻碍了我们?Light Up Science课程主张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能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教师可以通过聆听学生的对话、通过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通过学生所写的作文或通过学生实验的结果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语言整合学习的建议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专家、教授³子问
³子问基于核心素养,带着老师们一起梳理“整合学习”的内涵、特性,科学与语言整合学习作为CLIL的一种学科形式,是非常合理的:通过语言运用,实现科学学习目标;科学与语言整合学习是语言运用的学习,不是语言知识的学习。³子问给老师们提出建议:若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好,则以英语语言为主要教学语言,开展整合学习;若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弱,则以英语语言为次要教学语言,开展整合学习,逐步发展到英语语言为主。
最后,³子问总结核心素养时代的英语学习,应该是整合的英语学习,而不是单一内容的英语学习,既不是单一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也不是单一英语学科的学习。不同学科内容、认知、文化、语言交际与英语语言的整合学习,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科学可以与英语语言学习有机整合,英语也可以与科学学习有机整合。英语+,科学+,均具有价值。科学语言整合学习,不仅应关注语言运用、科学知识内容,更应关注科学精神。
CLIL理念及实施案例
John Cruft是英国伦敦教育学院硕士、诺丁汉大学英语教育专业(TESOL)硕士,在英语教学、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教材开发、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John Cruft全面、系统地介绍了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内容和语言整合学习)的概念、缘起、目标等,并结合Light Up Science的活动案例带领老师们体验了CLIL教学对于学生的学科素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如何实现在课堂中应用CLIL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6节精彩课例,聚焦真实课堂,精彩纷呈
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幸福村校区白灵灵是北京市朝阳区优秀青年教师。她的课程内容选自Light Up Science 5B Unit 1 Lesson 3 Friction。
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陶滔带来,课程内容选自Light Up Science 3B Unit 3 Lesson 1 Circuits。
唐山东方国际学校高飞的课程内容选自Light Up Science 2A Unit 3 Lesson 3 Shadows。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李振冬朝阳区骨干教师。他的课程内容选自Light Up Science 3A Unit 3 Lesson 2 Attract and Repel。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黄鑫是朝阳区优秀青年教师。她的课程内容选自Light Up Science 5B Unit 2 Lesson 2 Classifying Vertabrates。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杜碧晴的课程内容选自Light Up Science 1B Unit 3 Lesson 3 Noise。
专家评课,为学科·英语整合课程发展提出建议
国际知名教育专家Bob Kibble、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王建平副主任、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科学教研员贾欣、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王晓东、青岛市教科院校长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孙泓、《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办公室主任侯玉林、麦克米伦教育英语教育亚洲区专业发展经理John Cruft、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樊波、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苏朝晖分别参与评课,均对这些课程表示肯定,同时提出中肯的改进建议,并学科•英语整合课程发展提出建议。
学科•英语整合课程教学实践分享
来自9所学校的老师带来自己学校在学科·英语整合课程中的实践情况,有总结有反思。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给在座的各λ老师带来了一些启示,或者思考。
京朝阳区实验小学三里屯分校校长于亚玲,分享题目是《CLIL理念引领下的英语实践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深圳市天健小学教研主任李楠分享题目是《打破学科 不设界限 整合资源 融汇贯通》。
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德育室主任陈虹来分享题目是《行走在“学科•英语整合课程”之·上》。
唐山东方国际学校桑南带来她的分享。分享题目为《CLIL理念下的学科-英语整合教学实践与探索》。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中心小学老师吴苹苹,分享题目是《农村小学Light Up Science课程实施初探》。
成都天府新区第一小学老师谭晓琴,分享题目是《开展学科双语融合课程初探》。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老师关亚欣,分享题目是《学科·英语整合教学经验分享交流》。
北京白家庄小学迎曦分校老师穆寅跃,分享题目是《在任务驱动的活动中实现语言与思维同步》。
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幸福村校区老师田泽,分享题目是《Light Up Science与首师大版科学教材对比研究的启发与借鉴》。
高级研修班让我们动手实践,成为真正的CLIL教师
国际教育专家、Light Up Science课程主编 Bob Kibble和麦克米伦教育英语教育亚洲区专业发展经理 John Cruft一起和老师们解读Light Up Science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法,帮助教师建构相关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教学用语;通过大量丰富的动手实践活动,引导教师轻松掌握学科•英语整合教学的教学法。Bob Kibble和John Cruft还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CLIL课程的语言目标设计和教学法,通过大量的活动实例带领教师一步步进行CLIL教学活动的设计。
两天半的会议紧张而充实,我们可以通过依托外研社强大的国际合作资源,专业的教育方案解决能力,共同探索核心素养下的课程建设,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我院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拓宽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