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协调发展
开展发展成就观察实践活动。聚焦海南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在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学习体验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和海南的发展变化,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
为了调查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优势我们调查参观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它成立于1980年1月3日,1986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其湿地生态系统。面积3337.6公顷,红树林面积1771.08公顷;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20科36种,占全国的97%。海草2科4种、两栖类5科6种、爬行类6科13种、哺乳类7科9种……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2012年被《森林与人类》杂志评为中国最美20处森林之一。
到达实践地点后,我们向当地的工作人员请教一些关于红树林的近些年的状况变化。当地的工作人员给我们热情的讲解:近年来,东寨港在红树林保护修复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将红树林湿地总体保护和控制范围由5万多亩增加至12万多亩。同时建立巡护检查制度,严厉打击保护区内非法猎捕、捕捞、毁林占地等。
随后我们一行人购买了门票,进入了红树林栈道。亲身感受红树林的巨大变化。我们边走边观察边讨论,可以清楚的看到:红树林附近的水域十分的清澈,栈道两边也有人在钓螃蟹。我们当时去的时候因为正值中午,天气较为炎热,所以说游人不是很多。但听当地的人民介绍,日常红树林接待的游客还是很多的。这也为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现在当地的人民变得富起来了,生活也逐渐的改善。红树林得以保护,当地的村民也得以发展。他们开了酒店和民宿。家里面的道路两旁也十分的整洁,铺满了柏油路。他们还养殖了当地著名的黑山羊。相信在旅游业的帮助下,红树林的保护也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我们的调研活动持续了一下午,我们的成员都表示在这次活动中收获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有的人说: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更加坚信: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才华,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我们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还有的人说:红树林活动是一项极具魅力的一个活动,我们探索了红树林公园景区,见证了红树林的成熟之路,走遍了红树林景区的每一条林荫小道,帮助了景区的工作人员打扫卫生,虽然过程很累,但最后看到的劳动成果,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也收获了参与过程中给我带来的快乐。我们每个人都像小沙粒一样平凡,但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就一定能铺出一条让万人行走的大道。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做独立人,做好自己的工作,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最后我们都感到此次活动意义重大:东寨港自然保护区,这个始建于1980年的保护区,经过了四十余年的修复和保护,已然成为我国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这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标志,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保护区的存在,让我看到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尊重和珍视,让我理解到保护自然,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亲眼见证了东寨港红树林的恢复和发展,无论是红树林的茂盛,还是保护区内生物的多样性,都让我深感我国在自然保护工作上所做的努力。每一片红树叶,每一条清澈的溪流,都在诉说着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也在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决心和成就。通过此次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实地考察,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未来。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携手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更重要的是,此行我们感受到新时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党的带领下,实现巨变。希望我们此行可以让更多的人感悟到海南的巨大变革,深刻地领悟党的领导的关键作用。助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个人理想信念,树立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奋斗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