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星期二,外籍教师Bennett Luke William在综合楼A302进行英语口语课程的公开课展示,课后,听课教师们对本堂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
丰海利副教授认为,Luke的教学风格幽默风趣,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也很看重师生互动,但是教学内容单一,信息量不足,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获得感存在局限。并且教学内容应该以口语输出为重点,但是本堂课留给学生的自主构想时间过多,输出也以阅读文本为主,未能做到真正的口语课堂。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增加信息量,同时优化教学安排,确保学生的口语输出时间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真实的口语实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口语输出能力,使口语课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24年3月28日,星期四,在实验楼C403教室,外国语学院李辉老师为师生们展示了一堂《大学英语二》阅读课型的教学。李辉老师从中西文化对人生各阶段的区分入手,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
课后,听课教师们对李辉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评价和交流。冯奇教授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加强学生语言的练习,并制造信息差,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他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万华教授认为,教师应明确教学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tasks,进行讲练结合。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他还建议,教学需要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前将tasks放到超星平台让学生完成,课堂上再进行主题讨论。马玉蓉院长提出,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文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性,找准切入点进行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梁玉老师对公共英语,特别是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她建议教师们应深入课文深层内容,根据具体学情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学生每堂课都能有所收获。
本周公开课及课后研讨会的举行,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教学方法的平台,对提升外国语学院的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