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上午第一节,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一场公开课,陈思思老师以“英国教育体系”为主题,为学生们展示了一种“学—练—思”的教学模式。
课程开始时,陈思思老师通过“Vote for A Candidate”的小游戏作为导入,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思考。随后,陈老师开始介绍英国的教育政策,并通过对比中英教育系统,引导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中英教育对比相关知识,认识到两国文化存在的异同。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速读阅读理解和课堂讨论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她还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整个过程中,互动氛围浓厚。
课后,老师们对陈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研讨,认为从英国宗教历史入手解释英国的教会学校是很好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介绍其他由于社会发展进步而诞生的其他学校,因此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比如课堂设计的逻辑还有待加强。此外,老师们也指出课堂的节奏还需改善,专业知识比例过多的课程应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自主思考,吸收、理解知识,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月22日周五的第三节课,王小莉老师在文C403教室为师生们展示了《Unit 2 The humanities out of date》这一课题。整堂课教学流程完整流畅,在时间把控、活动设计及教学资源应用三个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教学设计。王小莉老师以教学对象的专业背景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人文科学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与意义。通过师生间的提问互动、朗读练习、深入讨论以及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王老师对课文的整体段落主旨和细节内容进行了讲解,同时注重词汇应用的讲解与训练。而教学成果展示环节涉及到文字版和口述版,让学生们有机会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后,学院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建议教学中适当放缓课堂节奏,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此外,还建议在课堂结尾处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此次公开课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的教学模式和风格,从而丰富教学方法。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公开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